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阿荣社区 门户 查看评论
引用 阿苏 2024-12-21 12:06
看您说的非常有道理,目前我也在积极戒色,想早日恢复对社会对家人对爱人负责,可以互关日常交流吗
引用 Dveridow 2024-12-21 12:06
行善积德是你最好的办法,多在贴吧帮助吧友们是很需要的,好好孝顺父母,行善去恶要做到极致并且坚持,放生的效果是最好的,放生是心理按摩。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译解:太上老君说:人的祸福本来就没有一定的门路,并不是专门为哪一个人而设的,都是由各人行善或作恶自己召感来的。所以多行善积德吧,不亲身试试怎么知道其中的奥妙。戒色要从心里上改,思善,言善,行善,常存利人之心,常做利人之举,要每日晚上睡前忏悔你今天对不起的人,也要感恩帮助你的人,感恩世界。百善孝为先,父母是唯一,要好好孝顺父母,行善去恶,人生苦短几十年要用愉快与满足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加油!好好戒色。总结:戒色300多天以来,正确与错误,成就与挫折,戒色道路上有开心也有难过,有失败也有成功。只要我们坚持戒色,不放弃,坚持到底!我们最终会恢复身心健康的,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跳动的不止是心脏,还有我们纯净的灵魂,SY是灵魂的腐臭,戒色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最终会散发出戒定真香 m。人本有一种喜悦感,想想我们小时候多么欢乐,有人说没有这些就活不下去,那根本是为了自己的放纵找借口,愉快是本身具足的,并不需要通过L来获得愉快。当你真正戒色了,愉快、喜悦、自信和圆满自然而然就会涌现出来,真正纯粹而美好的愉快只能通过戒色来实现。请记住:愉快是本身具足的!当你不L了,自然而然就会进入纯净美好的状态!正所谓:你若不L,便是天堂!
引用 阿苏 2024-12-21 12:06
加油好好戒色
引用 arong 2024-12-21 12:05
引用 Dveridow 2024-12-21 12:05
楼主方便私信请教一些问题吗?
引用 admin 2024-12-21 12:04
看一看近年的新闻吧,青少年犯罪普遍呈现上升趋势,诸多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到性犯罪。无知的孩子们频繁浏览H色网站、观看黄网,他们淡薄的法律意识注定了自己滑向深渊的可悲命运。真正可怕的是,贪Y好s的歪风在社会上蔓延、泛滥,导致越来越多的花季少年因性犯罪走上了不归路,断送了一生。诚意奉劝家长们,不要在家里存放H色书籍和视频。从小给孩子营造一个纯洁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如果在孩子误入歧途之后再后悔,那就真的晚了。把一个心性邪恶的犯罪分子重新改造成成守法公民,这是非常难的,防微杜渐永远比亡羊补牢更有意义。我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明确人生的态度。造物主把宝贵的肾精封藏在我们体内,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用它来发挥传宗接代的作用,而不是让我们肆意纵欲享受的。并且只有肾精充足的人,其学业、事业、婚姻、财运等各方面才会顺利发展,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我们何苦把一生拥有的福报全部浪费在zongyu上呢?好比家里存有十万块钱,这些钱是家人一年的生活费,是为了让家人平平稳稳过日子用的。如果我们用这些钱吃喝p赌、肆意挥霍,一夜之间就把一年的生活费浪费干净,这样的确能享受到短暂的愉快,但是让一家人今后的一年又该怎么过呢?这是在提前透支家人一年的温饱啊!在xieyin的时候的确能享受到短暂的快感,但是这是以消耗肾精,提前透支福报为代价的。现在xieyin会舒服几秒钟,但是,难道就不为今后的学业、事业、人生想想吗?由此可见,xieyin的愚蠢行为,与挥霍家里的积蓄是一样的,都是在自寻死路!为了今后的幸福人生,请努力戒yin吧。写到这里,再说一个“先人积德,子孙受福”的典型事例。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君主钱俶心存善念、爱民如子,吴越境内的黎民无不安居乐业。当时大宋皇帝赵匡胤东征西讨,不断吞并各个小国。别的小国或者负隅抵抗,或者屈膝求和,而钱俶为了使黎民不受战争之苦、为了保全百姓的身家性命,他不仅自废王位,而且自缚双手,主动前往大宋国都缴械投降。钱俶是多么的伟大呀,他一心一意保全百姓,居然放弃尊崇的地位,心甘情愿当俘虏,这正是饱受世人称赞的“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可贵精神。钱俶无私护民,因果规律自然不会亏待他。大家请擦亮眼睛看一看,祖先的积德行为给子孙带来了什么。钱氏家族成了百世不衰的望族,其中出了无数栋梁之材:钱其琛、钱正英、钱玄同、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钱钟书。这些伟人包括国家领导人、著名作家、科学家、学者等等。祖先积德所遗留的善报简直惊天动地!钱氏家族的因果,跟赵光义缺德致使后代受报的事例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钱氏家族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至理。天下最大的恶莫过于贪yin好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吸取前人的教训,及时止损、多多行善,给儿女后代积德呢?心存正念的行善之人,上天是不会亏待他的,会给予他最丰厚的回报。这不是空穴来风,钱氏家族的例子不就摆在眼前吗?远航的大船不会因惧怕风浪而停滞,傲雪的青松也不会畏惧寒冷而折腰。只要我们的内心永存正念,那么任何邪恶也无法对心灵造成侵害,望大家共勉!阅读 306
引用 阿苏 2024-12-21 12:03
xieyin行为消福损寿,这不是任何人规定的,而是客观存在规律。基于以上思考,为了重塑幸福人生,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害人害己的恶习戒掉。绝不让辛苦经营的人生毁于一旦。有网友提出一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相信这也是很多人都不明白的:为什么别人肆意piaochang、婚内出轨、一夜情、发生关系,身体和事业都没事,而我只是偶尔看黄sy,身体健康和财运事业就毁了呢?sy的罪业不是比piaochang、出轨轻多了吗?为什么我的恶报会这么惨?在此我做一下解答:只要犯了xieyin肯定都会有恶报,只不过报应来得迟与早罢了。xieyin的行为不分轻重,同样都会感召惨重的报应。打个比喻:张三从20楼往下跳,李四从50楼往下跳,虽然张三身处的20楼比李四身处的50楼低得多,但是二人的结局却相同——都是粉身碎骨、死于非命,所谓的“20楼比50楼低”,这样的胡言乱语根本就不是理由。只要跳楼就会粉身碎骨,这是自然规律,跟你身处20楼或者50楼没有任何关系。坠楼摔的轻重程度不同,可是悲惨的结果都一样。同样的道理,你平时只是sy,没跟别人发生关系,但是已经把祖先积累的功德败坏了。别人piaochang,一夜情也同样是败坏祖德。虽然xieyin的行为有轻重之分,但结果却是相同的。所谓“撸比嫖的罪业轻得多”,并非如此,只要犯xieyin就肯定会损阴德,跟你是否与别人发生xieyin没有关系。
引用 阿荣社区采集员2 2024-12-21 12:02
我们要做这样的思考:家里有一颗价值几百万欧元的钻石,如果有人用一个手机换取我们的钻石,我们答不答应?肯定不答应。因为这种亏本生意没人愿意做。我们再想想,如果用xieyin时短短几秒钟的快感去折损一辈子的财运事业健康和一切福报,这样到底值不值?这种亏本买卖不是与破手机换钻石的愚蠢行为一模一样吗?再比如,一桌下了毒的美味佳肴。就算那些菜再诱人,你会去吃吗?xieyin就像吃毒菜,享受的过程美妙,但结局却极度凄惨。吃了毒菜顶多一死了之,但是沉迷色欲会使人活受罪,那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太难受了。xieyin会使人意志力丧失,会给人生酿成大祸。基于以上思考,为了重塑正能量人生,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毁事业、毁财运、毁健康、毁一切的恶习坚决彻底永远永远地戒掉。有人可能会问:“某人xieyin造恶一辈子,也没见他遭报应呀。是不是有权有势就可以肆意妄为了?”我只能说您想多了。因为天道祸淫,其报甚速,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xieyin者即使有权势,暂时没受什么恶报,但他的后代也会代为偿还因果债,这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还有件事,更是一场讽刺辛辣的黑色幽默:赵匡胤将李煜封成了“违命侯”,等到151年之后,宋朝两个皇帝当了俘虏,宋徽宗赵佶被金国封为“昏德公”,而宋钦宗赵桓则被封为“重昏侯”!什么叫“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这就是!唯一的“安慰”也只是,当年老祖先赵光义极尽缺德之能事,而这两个后代子孙的“光荣”封号,总算把“德”给补回来了,只不过“补”得也太丢人了。因果循环法则有多可怕,相信诸位自有认知。赵光义缺德造恶,没想到151年之后居然报应到了子孙身上。宇宙循环法则的真谛是“起点必是终点”。你当初对别人做过什么,最终的善恶结果都会回归自身,不会落空。因果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做鬼脸,它绝不可能还给你一脸庄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各位朋友都耳熟能详,明知故犯、以身试法的行为是极其愚蠢的。继续聊刚才的历史话题。xieyin恶报,远在儿孙近在自身,赵光义的长子和次子也都不得善终。这是现世报,足以证明因果真实不虚。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受了刺激,导致精神失常。次子赵元僖天资聪颖却得病暴毙。赵元佐和赵元僖都是才德兼备的青年才俊,赵光义对他俩寄予厚望,没想到最终落得如此结局!威风八面的赵光义来了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如果给赵光义的人生做个总结,那就是:说最狠的话、做最毒的事、装最牛的相,到头来却遭最惨的报应。我想,如果古代也有流行语,赵光义肯定会说:“宝宝不说,但是宝宝心里苦啊!”你苦,但是你想没想过你当初给别人造成了多大的痛苦?在因果这位法官面前,你有什么资格喊冤?网络流行语可以用来戏言,但是因果法则却容不得半点儿戏。你倚仗权势,xieyin造恶,或许谁都拿你没办法,但是先不要高兴得太早!就算父母管不了你,社会和法律也管不了你,但是我告诉你:天地管得了!因果管得了!冥冥中的自然法则也管得了!综上所述,一定要杜绝所有xieyin行为,从自己做起,从娃娃抓起。千万不要种下后悔都来不及的苦果。在我们累世中,花了多少心血积累福报,所以今生才得到人身?何苦要把辛苦积累的福报都毁在xieyin上?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功德,倘若好色zongyu,则完全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消耗殆尽,毁于一旦,这与原子弹毁灭城市是一个道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