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诡论开始,我就一直在关注,看这个假药不断完善补充,现在或许已经变成了一种猜测。但我始终感觉,叙诡说无法彻底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剧情塑造问题。按照主流叙诡说的说法,mujica番剧的前半段是隐瞒了信息的、混乱的甚至是故意说错的,前半段的剧情被否定甚至是推倒。一个番剧将近四分之一的剧情是不可完全信的?还要靠后面几集找补?如果mujica是24集,那我觉得完全可以学凉宫春日那样拿出几集炫技,可它只有13集啊,仅仅为了叙诡就要牺牲剧情塑造?将现有的剧情推倒,也就意味着现有的角色剧情也是有误导的,有错误的,会不会出现这个角色根本就不是这一回事的情况?这样先前长篇的塑造,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或者说,给叙诡后的真相当垫子了?你是否能接受一个角色塑造了大半,她的性格、优点、缺点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二是人物塑造问题。叙诡论中的初华,总是以幕后黑手的身份存在的。叙诡论越是挖细节找信息,越是把初华描得更黑,这样的话,角色正面塑造何在?之前的假药,例如睦祥姐妹论,对于睦祥两人的角色塑造是有解释的,是有正面意义的,可叙诡论中的初华处于一个“只有恶役角色才能做”的尴尬境地。即使是内存不足假说,将初华的行为从主动变为无意识,削减了恶役成分,但对于人物正面塑造这个问题依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而且还会让这本来就乱糟糟的设定更加繁杂(百亿千金离家出走、明星女儿双重人格、当红偶像记忆障碍)仅从观感上来看,这些buff叠的是不是有点多? 由这两个问题,引出对叙诡论最大的质疑——叙诡的目的是什么? 引出初华这个幕后黑手以及她的故事?以前面四分之一的剧情仅仅为角色一个设定? 制作组的炫技?用大半篇幅叙诡,是不是有点太多了?mujica只有13集,这样做是否有余力?以及无法避免的,剧情层面的观感上如何让大家舒服? 如果mujica的最后不是包饺子,其实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大可以一直爆爆爆,越写越黑。但一旦有了包饺子这个大前提,所有的剧情最后都是要朝这个方向看齐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叙诡论非常尴尬因为它是显然不利的。 最后叠甲:不反对叙诡论,但也不支持把叙诡脱离假药范畴成为一个笃定的猜测。目前战吧的讨论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氛,大家因为第四集的问题似乎对叙诡抱有救命稻草般的期望。关于叙诡的讨论已经不算是假药了,更像是一种对剧情的预测,一定的发展方向。本文的分析只是对现在这种讨论氛围环境的一个担忧,并不反对叙诡论这一说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