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瓦子好歹也是踢拳界的顶尖高手,之后发展潜力是有的,但依然按照白大拿挑战赛选手的合同框架,多少有点赶人走的意思。 2. 当初瓦子虽然是TKO拿下比赛,但大拿觉得他(作为一名站立选手)缠抱太多,不想签他,还是佩子在一旁美言几句,大拿才做个顺水人情给签了。 3. 为什么不愿意签瓦子?最主要是因为UFC认为他的比赛不够“精彩”。说到底,比赛风格保守,观赏程度不高的选手UFC就不想要。梅拉布的主教朗哥前段时间提到这个问题,他手下有名实力强劲的连胜选手,就因为比赛风格问题一直进不了UFC,在他看来这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 4. 当然,从UFC的角度来看,这个决定短期是合理的,看看大眼、安卡这类选手的人气和商业价值,就明白为什么UFC让刘海争冠,而不安排羽鹰。UFC最喜欢的选手类型,是敢打敢拼,追求终结,比赛频率高,服从老板安排,从黑龙,到佩子,再到刘海,都是这类选手。事实也证明这类选手提升人气的速度和创造商业价值的能力也的确高于稳健判定型选手。 5. 之前被UFC解雇,现在PFL任职的丹哈迪说过,UFC拒绝风格保守的选手,但PFL不会,这话怎么听怎么有种对UFC釜底抽薪的感觉。一名选手在职业生涯的一个阶段保守,但未必没有培养价值,目前UFC占着市场90%的份额,的确无人可以撼动,但如果其他联赛长期从草根发掘并签约尚未打出名气的选手,其累积效果不容小视。 6. 在UFC历史上,吃了两次巨大的选手红利,一次是pride,一次是strikeforce,这两个联赛被并入UFC之后有大量传奇选手被招入麾下,造成了zuffa时代群星云集的盛况。后来更有嘴炮石破天惊,把UFC带到了空前的高度。 7. 奋进接手后这些年,前5年依旧在吃嘴炮的热度,目前所谓轻量级5(老)虎,本质上也都是分享嘴炮的流量。奋进时代真正起来的相对高流量明星也就是黑龙,以及借势黑龙迅速上位的佩子。 8. 奋进和zuffa在经营理念上其实有很大区别。zuffa是草创阶段,接手时UFC空有一个名字,为了做大做强可谓不遗余力,拿比赛宣发来讲,各种媒体会和选手长篇访谈应有尽有,重要比赛提前很久就会不断渲染,把拳迷的期待值一波波推高。奋进接手后更看重利润,把过去的成功经验模式化,宣发成本降低,流水线作业式推出一期期格斗之夜和数字赛。如果说zuffa是做大做强,奋进就是在享受成果。 9. 大拿本人的心态也有巨大变化,近些年他在MMA上的热情越来越淡,为了重温新手长大之路,特意开了个小号“扇嘴巴大赛”。这回沙特和TKO合办拳击联盟,势必会占据大拿的主要精力,何况他从小就热爱拳击,如果说UFC是老婆,拳击就是初恋。313后,大拿被问到继任者的事,他一笔带过说2025会有消息。 10. 有说法称,其实过去几年具体做事的是亨特,大拿更多扮演头面角色(一个佐证,是很多选手谈到比赛通知时,都说是接了亨特打来的电话),而亨特在谈合同方面据说比大拿更加严格,这其实是符合奋进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念的。 11. 今年潜在的两场UFC超级大战,骨头汤姆,托普马哈,这都是吸引轻度粉丝的制造话题的绝佳机会。如果是zuffa时代,即便骨头狮子大开口也要促成,即便马哈团队拒绝也要加钱开打,因为这种比赛即便影响短期利润,却可以增加品牌长远的价值。骨头汤姆可以渲染成地表最强男之战,托普马哈则有可能塑造下一个小嘴炮(托普赢)。本来是两场当即拍板的比赛,却拖了这么久没有消息,只能说UFC的管理层在钱上犹豫不决。 12. 对了,就在几天前,奋进也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奋进已经完全被银湖收购完成,改名为WME,成为彻底私有的公司,其绝对控股的TKO依旧维持上市公司状态。奋进的CEO Ari Emanuel从这笔交易中获利1.74亿,另有2.9亿的股权转入新公司WME。简单说,从奋进时代开始,UFC就已经成了资本游戏的一部分,这次被银湖接手,道理上一定要从中榨取更大的利润,很高概率意味着UFC在商业上会更加保守且“唯利是图”。 13. 如果认为这是胡乱揣测,可以听听TKO的COO,Mark Shapiro三月初是怎么说的:“至于UFC,如果我们办更少的国际赛事,利润空间会更大,甚至可以办更多的Apex赛事,当你在电视上观赛时,你是分不清大体育馆和小Apex的。”(Apex是UFC自家的小体育馆)此言一出,拳迷一片哗然。这位大哥会进入新公司WME继续任职,银湖的CEO特意称赞了他“价值创造”的能力。 14. UFC2024的媒体权益和内容总收入为8.8亿,目前其正在商讨接下来10年的媒体合作,UFC的目标是把每年的媒体权益收入谈到10亿,同时取消PPV模式。一旦哪个财大气粗的冤大头(网飞、亚马逊之类)同意接手,意味着接下来若干年UFC在媒体权益方面的收入是固定的,届时如果还要提高利润,节省成本就成了顺理成章的手段。 总之,瓦希托夫这事本身虽小,其揭示出的背后商业逻辑关系到UFC未来的走势。(楼主是新拳迷,看比赛三年左右,讨论近几年的东西更得心应手,谈及其历史的部分更多来自书本文章,缺乏亲身体验,有说错或说漏的地方,还请吧里的老鸟们补充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