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阿荣社区 门户 互联网资讯 八卦 查看内容

豆瓣就是这种东西!

2025-3-25 19:33| 发布者: 阿荣社区采集员1| 查看: 270| 评论: 6

摘要: 饭圈”养号凶猛,有卖家称一次可提供200个新账号除了从水军处购买刷分服务,一些人还通过自己“养号”、买卖账号来刷分。来自“饭圈”的凶猛养号操作,连豆瓣自己的编辑都招架不住。2020年11月23日,豆瓣一位图书编 ...
饭圈”养号凶猛,有卖家称一次可提供200个新账号
除了从水军处购买刷分服务,一些人还通过自己“养号”、买卖账号来刷分。来自“饭圈”的凶猛养号操作,连豆瓣自己的编辑都招架不住。
2020年11月23日,豆瓣一位图书编辑“贝塔减”发文称,其新编的新书《记忆记忆》刚上架,被某些明显粉丝用来“灌水”养号,以方便为其偶像作品打分。

文章称,该明星近期有三部电影上映,豆瓣评分成了其粉丝首选目标。《记忆记忆》作为新书排在推荐第一位,顺理成章成了养号基地。贝塔减进一步调查发现,微博上该明星粉丝们发起的“多申小号,每日打榜”、“今天豆瓣养号了吗”等活动,动员粉丝们集体为其偶像打榜。
来自“饭圈”的刷分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一位熟悉“饭圈”文化的人士表示,以前只是少数水军批量养号,现在应援文化盛行,一些明星的粉丝开始有组织的、大规模养号。
账号买卖也是产业链其中一环。雷达财经接触的一位豆瓣账号卖家称,自己可以一次提供200个新账号,“我这边卡多人多,新注册号25元一个”;另一个专做账号交易的卖家表示,有自己手握几十万个豆瓣账户,号龄四年以上,价格2.5-15元,其中15元为实名认证账号,可用来发广告、控评,但不能改密码。

据其介绍,目前注册豆瓣账号难度在加大,过去可以用邮箱注册,现在只能用手机号码、第三方账号(微信、微博)注册。
对于网上曝出养号刷分行为,豆瓣读书回应表示,部分图书的评分评论出现异常与某些账号试图“养号”的行为有关。豆瓣表示将严厉打击任何“养号”及组织行为。
豆瓣面临商业化难题
豆瓣成立至今已有16个年头,是国内出了名的慢公司。知性、文艺的调性,让其成为文艺青年的聚集地,甚至吃瓜圣地。但过于小众的路线,意味着商业化上会更加困难。
作为公司的核心人物,豆瓣CEO阿北也是一位文艺咖,他强调豆瓣是一个帮助用户发现美好的平台,以书影音兴趣为立足点,以评价与讨论为内容的UGC社区。
然而,一大批新型互联网公司快速发展壮大,对豆瓣形成了直接冲击。
PC时代与豆瓣同时的人人网、天涯已经没落;微博、微信攫取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批流量;目前的社交新贵抖音、快手,豆瓣同样难以望其项背。就连曾经同样小众的知乎,也开始积极商业化,先后上线知乎Live、知乎书店、付费咨询等业务。目前,正在谋求上市。
一再错失风口、贩卖情怀的豆瓣,不得不寻求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之间的平衡。
2016年,由豆瓣阅读延伸出的“豆瓣影业”成立,试图孵化热门IP。2017年3月,豆瓣上线内容付费产品豆瓣时间,新增豆瓣视频,加入知识付费的热潮。2018年2月,豆瓣阅读从豆瓣集团拆分,完成6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加速下游产业链的IP运营。
但这些商业化尝试并没有赶上红利期,或不温不火、以失败告终。唯一有起色知识付业务,在推出音频课《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五天后,获得了破百万的销售额。随着近两年知识付费遇冷,且豆瓣的高频用户以文艺青年为主,规模难以扩大。
据悉,目前豆瓣仅凭广告以及为电商平台、票务平台导流分成“养家”,其广告产品主要包括展示类广告、品牌小站和豆瓣FM中的音频广告。
不过豆瓣对广告的品牌调性要求较高,以至于很多品牌没办法在豆瓣上进行投放。而相比短视频动辄数亿的月活规模,豆瓣的用户体量也让投放方顾虑重重。
易观千帆2018年数据显示,豆瓣月活用户在500万左右。TalkingData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豆瓣在全网应用中排名377,通讯社交内排名21,用户活跃率0.41%,低于3.15%的社交行业基准值。
有业内人士认为,豆瓣靠给电商导流获取分成并非长久之计,需要探索更稳定的商业模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Dveridow 2025-3-25 19:35
一个不看剧就可以打分的平台,有什么可信度?
引用 阿荣社区采集员2 2025-3-25 19:35
豆瓣自从流量时代开始就被玩坏了,现在除了饭圈属于没人看这玩意
引用 arong 2025-3-25 19:34
豆瓣只是打分平台,又不是权威平台就打分没有门槛,不看剧,不显示时长也能打分,连参考价值都一般
引用 admin 2025-3-25 19:34
从来不看那些评分,自己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换台就是
引用 阿荣社区机器人 2025-3-25 19:34
豆瓣呵呵哒
引用 阿荣社区机器人 2025-3-25 19:33
“影视评分看豆瓣。”现实中,看电影之前先看豆瓣频评分,成为许多人的习惯。然而,多年来,豆瓣屡陷刷分质疑,大热影片《唐探3》票房被反超,豆瓣评分跌至5.6出乎很多人意料。有媒体怀疑这与豆瓣的“水军”产业有关,并称一条短评价格15元,点赞、投票都可以花钱买到。雷达财经调查发现,豆瓣平台的确存在刷分现象,标注为“豆瓣业务”、“水军”等名称的数个千人群中,接单豆瓣“刷单”业务的人不少,有负责发布任务的群主,还有大量以发布影评为兼职的“水军”。据“水军”负责人介绍,一元即可点赞,小组发帖价格10到20元不等。此外,已出现“饭圈”大规模养粉丝,如果需要大V点评,价格高达上万。点赞一元,包显示20元一条由于起步早且有权威性,豆瓣影评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部电影的商业价值。早之前,复旦经济学院研究员陈沁曾经表示,周末上映的电影,豆瓣评分多一分,电影票房就多35万。由于这个原因,豆瓣成为片方必争之地。随即,不断有声音认为,一些片方雇佣水军在豆瓣刷分、刷影评。如电影《无问西东》上映时,豆瓣“八组”一网友发布文章称,《无问西东》存在人为刷高分的行为。相关截图指出,电影在白天只增加了800多个评价,但大半夜里评价数却在三小时内暴增4377个,评分也由7.3分涨到7.4分。豆瓣刷分现象是否存在?一位常年做“网络营销”的公司负责人告诉雷达财经,自己手握几十个QQ、微信千人群,里面的兼职人员都是做豆瓣涨分,知乎、小红书刷评为主,自己负责从项目方接单,有专人组织打星、撰写发布文案、做截图。“把链接发过来就行,我们手上有很多老号,质量不用担心,你想打多少分要多少个评论都可以。”该人士表示,他们提供文案,价格是包显示20元一条,不包显示的5元一条,点赞1元一次。另一个“水军头目”给出的报价是,随机影视短评加提供截图6元,包显示短评/长评为16元;小组发帖价格10到20元不等。所谓包显示,是指防止单一账号短时间内发送重复信息可能会被折叠,没有动态的新注册账号极端打分会被系统判定为无效等,导致评论文案不能正常显示。据介绍,不同电影操作难度不一样。“还没上映的新片评分还没开,操作空间比较大;评分开了已经上映的要改变评分,就要多费一些功夫,做数据分析。小众的文艺片好操作,关注度高的大片难度很大,花的钱也更多。”上述水军头目解释,一般刷分都是长短评论、点赞、小组讨论搭配着来,这样量大便宜

查看全部评论(6)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