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长,慎入。 先从一组数据开始说起。2023年,基础数据大壮rt1.23.仅次载物。最终top16.如筛选big events数据,那么排第二的则是汤,rt1.22.同样仅次载物,最终top11。 这从唯数据论的观点来说,很难说通。因为去年top6的太阳神基础数据仅rt1.13(big events是1.17)。身后是一大堆数据狂人。 2023年全年基础数据对比。太阳神rt1.13.森1.18,汤1.21.大壮1.23.差距值0.05、0.08、0.1,不小了。而且基础rt差0.1通常是很多人认为无法跨越的鸿沟。但最终评选结果是太阳神top6.其余3位分别是第7、11、16.刚好形成倒序。其中大壮最惨, rt高了0.1结果排位反而低了10位。平均rt多0.01就后退一位。 就是我曾经在一个帖子提到过的观点,对于评委来说很重要的评判标准:观感和成绩(荣誉)更重要,而数据只具有参考价值。 是太阳神的集体和个人荣誉忒多形成碾压弥补了巨大的数据差距吗?事实上并不完全,ence全年就一个冠军,太阳神也只有1个普通s赛事冠军,全年1个mvp.evp比森还少1个(当然和navi比,ence还多进了那么一两回四强,多个把亚军)。如果从数据论的角度来看,这点荣誉值是无法填补他和以上三人的数据差距的。 但是,从比赛观感和成绩的角度看,就很好解释,太阳神的大赛表现很突出(体现在他big events数据虽依旧和森汤壮有差距,但是小了很多),一到大赛,他的队友就特别配合的瘫,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而他则c麻了。这些观感结合成绩会带给评委强烈的观点--ence的强势崛起有这个成绩,全靠太阳神的个人出色发挥,队友路边,典型的巨星cs模式。而汤和大壮的观感最差,同时拥有两个rt值在1.2以上的枪手,却打不出来成绩(三支队中成绩最差),只能用数据刷来解释,所以两个人都是高rt低排位。而森破吃亏在同是巨星cs模式c麻带队的情况下,ence成绩更好,带队成绩成了评比关键。那0.5的基础数据差距,结合两人赛场表现和成绩来看,对评委是无效数据。 这样一理,这个排位就说得通了。 好了,说到这里,那么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这样,为什么18年数据更好的森战胜了荣誉更多的汤? 其实这也很好解释。 这里,我借用一个大家常用的概念,肌肉派和学院派。我姑且改为巨星cs和整体cs.前者说白了就是球队特点是竞争力聚焦核心人物身上,强调核心人物个人能力发挥,c麻了队伍强,瘫掉了队伍弱。比如今年洞的绿龙,载的蜜蜂,孩的g2。而后者特征是竞争力分布更平均,更强调整体发挥而不是个人发挥。比如今年的navi.老鼠,妃子。 这样看来,18年汤输给森的真正原因或许不是因为那0.1的数据差距。a队给人的比赛观感是这样:a队的霸主地位建立基础是由5个top5-15级别、rt值全1.1rt以上的明星选手(类似当年nba活塞)组成的整体cs模式,汤无非是5个人中数据相对突出的一位角色人物。而navi给人的观感是:能成为仅次于a.队并能抗衡a队的强队navi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森破(类似乔丹的公牛队),即森c就navi强,森瘫navi弱,其他人只是拼图。拼图可换,森无可替代。战队地位,森对应今年的龙蜂G之洞载孩。而汤则更像navi鼠妃中儿.谢逊,寒王的角色定位。 在这种全年观赛观感认知下,评选个人能力,汤显然是不如森的。 这也是我认为top2之争仍有悬念的原因。 别看上海major小孩重度瘫痪,载物摊得少点好像有优势。其实未必。 反正这次major大家都50步笑百步没啥成绩优势拿得出来。 反而巧好是小孩一摊g2就输对小孩是好事。这更加佐证了评委的对g2的观赛观点。结合之前g2三冠两亚孩c麻了的表现,你可以认为今年的g2就是典型巨星cs,战队成绩完全依赖小孩状态,其他人的影响值微乎其微。同样,载物也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小孩是占优势的。毕竟在3冠2亚的荣誉对1冠2亚的观赛体验中,同样都是c麻了,但小孩的名场面和观感会强很多(比去年太阳神对比森的成绩差距更大),这一点,从major期间更多职业哥选择孩是top1中可以得到明证——在洞未夺取上海major之前,小孩是三个人中集体荣誉、个人荣誉、成绩和大赛观感最好那个。所以印象分更高。 当然,这个思路仅仅是我通过去年评选揣测评委心理的观点:荣誉成绩和观感为主,数据为辅。至于结果如何,得看野榜评委们的具体想法。更重观感荣誉,还是更重数据。 总而言之,结合去年太阳神的例证,个人认为rt近0.1的基础数据差距也许并不一定会成为2人评比中的决定性因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