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发我的领悟玄学:我认为宗教迷信的根源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不论是像《西部世界》的解谜游戏还是少年时的顿悟,自我意识的奇妙在于它并非遗传,而是一种类似于混沌和随机。遗传的是一个通用的初始版本的神经系统,这个最早的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很不稳定,存在很大的随机性,我不清楚这种随机性是怎样造就千人千面的自我意识的,但我从一开始的自我意识觉醒时,就知道了“我”不是一种偶然的存在,它有一种独特的属性,即时空定位或者万物归一(外界信息通过主角交流)。世界是一个大的影院,“我”的感官是整个荧幕,“我”是“主角”,“我”也是一个移动式自启动自运行的操作系统,作为造物主创造的世界。生命中的自我意识看似有很多,实际上世界真正需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属于造物主的唯一的“我”,这种细微差别很难被发现,因为坐在影院的观众只有造物主一个,而且造物主并非客观实体存在。 从相对的角度看,造物主(或者神)是唯一真实的孤独的存在,人类和整个世界都是虚拟的。它在问,“我”为什么存在?没有人能告诉它。 于是,神玩起了角色扮演游戏,它在虚拟的人类世界里,随机抽取一位幸运儿,把它的意志投射到这个人身上,从此这个人“幸运”了。 这个幸运儿能够健康长大,不会夭折,因为他必须解决神带给他的问题,否则困惑和烦恼令他终生难安。 因为这个神的问题衍生出另一个与幸运儿利害相关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存在”的立场或者主体是什么,“我”是我自己这个躯体产生的,还是神的意志的投影,又或是其傀儡? 如果说只有神才是真实的存在,那么人类就是一个伪命题,当神没有把自己的意志投射到某个具体的人的时候,人类和整个世界都不存在。 若是有人试图与神对话,不如说是神把自己的意志投射到这个人身上,像人操控虚拟角色一样,主体是神而非某个人,人类是一个伪命题,与神对话也是。在神的角度,人类是一个信息智能库,就像人有时会好奇地与语音智能助手互动一样,神也应当是这样,反之对人来说神又是虚幻的存在。 世人对“我”的认识和探索,实则是神借人之脑力来认识自我。我总觉得神应该是孤独的,是整个世界唯一的“主角”,也是唯一的“我”。在这个世界里,神是不存在的,它把唯一的“我”投射到了某个具体的人身上,而它自己却安静地在世界之外关注着这人所接触的一切,就像一位最守规矩的观众。 我是反对泛神论的,对于多神的信仰也是不屑,因为自我意识或者“我”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也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简单来说,很难设想有两个“我”共存于一个世界。那么,对于造物主的设想也只可能是唯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