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吧里很多人经常把进攻板和防守板混在一起讲,还有不知道谁提出了“协防和防守版不能同时拥有”这种奇怪的理论,只能说很多人对于篮板真的是缺乏理解。 首先篮球是一个回合制游戏,所以进攻板和防守板一定要分开讲,这两者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同的,简单的说就是“防守板必要而进攻板不是”。一个防守回合成功完成的情况只有三种:盖帽并获得球权、抢断并获得球权、抢下防守篮板,其中前两者因为实现难度较高并不能作为常态手段,所以绝大多数的防守回合都是通过抢下防守板完成的,这就是在防守回合中防守板必要的原因,没有防守板基本就等于无法成功的完成防守。而进攻回合因为进攻方最少也能有一次进攻的机会,所以在进攻回合中进攻板并不是必要的,进攻板只意味着在同一个进攻回合中补救了一次失败的进攻尝试,不过由于抢下进攻板同时意味着阻止了对方完成防守,所以进攻板虽然不必要但是价值却很大。 如果明白上面这段话的意思那就很容易理解,所谓的“协防和防守板不能同时拥有”是彻头彻尾的错误理论,防守板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完成防守必要的最后一环,协防之后依然需要保下防守板才算真正的完成了防守,所以恰恰相反的是协防和防守板必须同时拥有,保护不了防守板的协防根本就没有意义。 进攻板因为相当于阻止了对方完成防守价值很大,所以从强度设计上来说争抢进攻板的能力就不能太强,最好是低于内线的标准防守板强度,即使是现实中进攻板非常出色的球员,那他的进攻板强度也只能设计到拉平或者特殊条件下略高于标准防守板强度的水平,一个内线角色的篮板强度最好是凸显在防守板上而不应该是进攻板。简单的说我抢防守板的时候我九你一都是可以接受的设计,但是我抢进攻板的时候我五你五这就是进攻版强度能设计的极限了。抛开潜能、伙伴、服装的加成,现在绝大多数内线的标准防守板强度在130~132篮板+12点竞争值(+小幅提升或者3%防守板竞争值提升),因此进攻板强度设计的极限基本只能到这里,明显超过这个标准的进攻板强度其实都是超标的,现在这游戏的的篮板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某些角色协防和防守板能兼顾”,恰恰相反的是现在进攻板强度超标的内线太多了,别说协防和防守板兼顾了,很多内线角色是只蹲坑都保证不了防守板,削减这些超标的进攻板强度才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