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鬼抗吧吧主刘易斯在退网时留下了一篇贴子,系统性概括了ml运动的变质。在我看来,这其实跟尘白脱不了关系。 换而言之,麻辣仙人彻底破除对厂商的幻想,和对一款特定游戏的追求,对“有男不玩”实属一件好事。随着尘白在这次节奏中彻底一蹶不振,有些话终于可以说了。 (当然,我们假设麻辣仙人在这次节奏中真的能破除对厂商的一切幻想,而不是还缠着狸花猫,或者还寄希望于下一个“狸花猫”的出现) - 麻辣运动变质了吗?确实变质了。从现在的市场格局依旧是“混厕”二游大行其道,以及某个被麻辣仙人们寄予厚望的“服务业”的大暴雷,就可以看出现实与理想之间依旧存在一道相当可悲的厚壁障。 机制建设任重而道远,截至目前,我依旧看不到任何一家二游厂商会去尝试通过建设明文退款等真正有效的机制,解决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问题。尘白先后两次的“退游戏币”和“文案署名”,前者局限性过大且没有明文,后者仅一家执行究竟是否也有待考究,而且狸花猫也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执行方案。 在厂商之外,绝大多数玩家对自己的消费者权益依旧不够重视,对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市场进步依旧存在重重阻碍。或许这就是二游的命运吧,聪明的人或许早就退出了。 - 在“有男不玩”运动最初的最初,并没有像尘白这样一个“男性向文娱阵地”,大家所表现出的更多是对“混厕”厂商纯粹的厌恶以及对麻辣游戏朴素的追求。那我们不妨来探探,“有男不玩”的初心究竟是怎样的。 在我看来,其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需要对自己男性消费者的身份有清晰的认识,这一身份由“男性”和“消费者”两部分构成。 在“男性”方面,我们必须彻底摘下赛博男德等种种旧社会施加在男性身上的枷锁,真正重视起自己的权益、诉求和想法,男性必须认识到社会规则结构与利益资源向女性群体倾斜的客观事实,必须认识到理性客观中立的现代性共识已经无法再保护男性群体的根本利益,而是沦为了女性进一步统治鞭策男性的工具的事实。批判的武器不能取代武器的批判,想要建立一个新世界,就必须先打破一个旧世界,很多时候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此基础上,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必须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且只为了自己所真正想要的才去选择一款游戏,而不是厂商喂啥我吃啥,厂商给我的我不想吃,我还得为了“尊重其他玩家的感受”亦或是“维护社区环境”而选择忍耐而不是做出尖锐的行为。我们必须去除一切对厂商的滤镜,厂商与消费者天然处于博弈,消费者想要争取自己的切实利益,就必须拿出实际行动逼迫厂商做出让步,而不是通过恳求。 第二,我们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不氪不玩,当你发现一款游戏在任何方向上不能很好地满足自己的诉求时,果断退坑,不要再欺骗自己,不要再拘泥于无法追回的沉没成本。 - “有男不玩”真正映射的是“男性解放”,解放“男凝”让其站在阳光下,拒绝一切形式的规训,把时间和金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它不应该落到具体的诉求上,比如大雷还是小雷,比如看coser还是不看coser,因为这会最终导向诉求踩头,进而导致麻辣的细分以及理念的异化。这正是“自由心证”所保护的东西。 但是,真正打破“自由心证”的并不是有男偷玩吧的荣誉吧主,而是尘白禁区,这款男性向二游把一切都具体化了,它让“有男不玩”有了具象化的展现,同时也给这一理念带来了许多问题。 尘白必然存在结构性矛盾,这并不是玩家群体内部的“男女矛盾”,而是其他形式的玩家诉求矛盾。这本是游戏的问题,但随着“有男不玩”与游戏的具象化结合,这些问题被强加在了“有男不玩”上,并一次次地导致分裂。万幸的是,在这次节奏中,麻辣仙人们似乎步调很统一。 - 尘白禁区跌的粉碎,他们究竟该何去何从?或许应该回归本心,重新审视下“有男不玩”。如果他们真的希望二游市场能有朝一日取得自己所想要的进步,就必须让更多二游玩家意识到问题,并拿起“不氪不玩”的武器。意识到什么问题?不是作品不够麻辣,而是厂商压榨玩家。 麻辣仙人们放下了对厂商的幻想,其他二游的玩家尚未放下,因为他们还没意识到,厂商从来没真正把玩家放在眼里过,所有厂商无一例外。而骂厂商这种行为之所以娇妻,就是因为它没有和“不氪不玩”的消费武器相结合,光说不做尽显小丑风采。 然而,很多玩家对豆蒸并不感冒。或许,仅在消费维度“不氪不玩”的努力还远远不够,玩家应该进一步把生产也掌握在自己手中。 ![]() |